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州市地方志館
東園:風雷激蕩團一大?
廣州越秀南汽車站對面,一棟紅白相間的兩層洋樓,在一片灰色鋼筋水泥叢林中,分外惹人注目。大門邊上,鑲嵌著一塊長方形石碑,上面刻有兩個大字:東園。?
這座昔日廣東水師提督的私家園林,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策源地。1922年5月,陳獨秀、張?zhí)住⒉毯蜕葋碜匀珖鞯氐那嗄赀\動領袖,聚首東園,制定章程綱領,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建立中國第一個全國性青年組織,燃點一代青年的夢想。?
斗轉星移,彈指瞬間。古老的東園,發(fā)生著滄桑巨變。當年舉行“團一大”時的簡陋竹棚,已在歲月的塵煙中湮沒。但歷史不會忘記,在那個救國救亡的特殊年代,這里曾留下一代青年的滿腔熱血與夢想。重走東園,仿佛回到那段風雷激蕩的歲月······?
從五四運動說起?
五四運動之前,廣州是一座思潮活躍、流派林立的城市。它是我國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響最深的地區(qū),是國內無政府主義團體和刊物的首創(chuàng)地,還是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地區(qū)之一。正是在這些社會思潮的影響下,誕生了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而這一切,還得從五四運動說起。?
1919年5月4日,為發(fā)對賣國政策,北京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反帝愛國運動,當北京學生們火燒趙家樓、痛打賣國賊的消息傳來,長期積郁在廣東青年和民眾中的憤怒,如火山般迸發(fā)。各地紛紛舉行游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而五四運動在廣東最早的高潮,是1919年5月11日在東堤東園廣場舉行的國民大會。?
這一天12時以后,各界愛國人士紛紛赴會,學界尤其踴躍。所有廣州中、高等學校的學生,幾乎全體參加,有數(shù)萬人之多。東園廣場面積雖大,但幾無立足之地。會場前后,懸掛白色土布大橫幅,正面橫幅題寫“國民大會”四個大字,兩邊掛著長約數(shù)丈的白色對聯(lián):“欲杜強邦,先殲國賊;人伸義憤,曷號公民!”場內旗幟飄揚,寫著“誓殺國賊”、“不與漢奸同中國”、“保我國權!”、“不去國賊,魯難未已!”等標語。?
有一個叫“拒倭鋤奸團”的組織,在場中派發(fā)傳單,向人們號召:所有國賊為虎作倀,均應撲殺凈盡。場內又有男女學生數(shù)十人,手持國恥紀念土制雨傘,穿梭走動。場東則搭起一座演講棚,演講壇上,貼有字句:“國將亡,國將亡;速討賊,速討賊!國未亡,討賊或可救亡;國既亡,討賊徒自殺身。我同胞要速起討賊,速起討賊!”?
下午1時過后,國會議員以及各團體領袖,紛紛登壇演說,每說到外交失敗。亡國慘痛等地方,臺上臺下群情洶涌,痛哭流涕,齊聲高喊:“殺國賊!”人們演說的重點,多集中在山東問題。與會民眾無不高喊“歸還山東”、“抵制日貨”、“釋放北京暴動學生”等口號。?
下午約2時,演說完畢,群眾推舉出8名代表,在他們的帶領下,進行大規(guī)模游行示威。他們從西便門出發(fā),經天字碼頭直入雙門底街,再行經惠愛路、大東門,向軍政府請愿。他們手持印有“還我青島!”、“誓殺國賊!”、“抵制日貨!”的小旗列隊而行,沿途向其他群眾演說,不少人也紛紛加入游行隊伍。在壓力下,南方軍政府表示“盡力與爭”,游行群眾才紛紛散去。?
東園國民大會以后,廣州學生和各界群眾的愛國斗爭,就如決堤的洪流滾滾向前,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在東園等地方,又舉行了數(shù)十次集會,并抵制日貨,對銷售日貨的先施、大新、真光三大公司進行沖擊。5月25日,民眾在東園把收繳的兩船日紙,連同以前截獲的日本羊毛衣、火柴等日貨一起焚毀,這就是轟動一時的“燒毀和安泰日紙”事件。?
時尚新思潮?
青年皆讀“主義”?
五四運動后,在廣州的進步青年主要有三部分:廣州各大中專學校在五四運動中產生的學生領導人和青年知識分子、青年工人中的先進分子;在省外讀書畢業(yè)回廣州工作的大學生;從國外游學歸來的青年。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推崇新思想,立志改造舊社會。?
當時,各種新思想涌入廣州。十月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新思潮成為廣州青年中的時尚。在課堂上,在青年團體中,以至于在社會交往中,以講“主義”為時尚。青年學生發(fā)行刊物,張貼標語,印發(fā)傳單,巡回演講,出版報紙,舉辦平民學校和職工學校等等,各種流派的思想在廣東空前廣泛地傳播起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考察廣東后驚異地發(fā)現(xiàn),廣州青年“對社會主義問題非常感興趣”、他們“熱心地探討著無政府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理論”。?
但是,這股社會主義思潮魚龍混雜,真假兼而有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
無政府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鼻祖劉師復,是廣東香山(即今天中山)人。1912年5月,他在廣州西關存善東街8號創(chuàng)建的“晦鳴學社”,被稱為“中國內地傳播無政府主義之第一團體”,并創(chuàng)辦周刊《晦鳴錄》,宣傳社會革命的主張。劉師復反對專制主義統(tǒng)治。倡導自由平等的主張,在青年中引起共鳴,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陳炯明、薛覺先、彭湃等,都曾是無政府主義的信仰者。?
廣東也是國內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地區(qū)之一。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發(fā)表文章,提到“麥喀士”(即馬克思)。但沒有詳細介紹馬克思主義思想。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出現(xiàn)在廣州的知識界,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廣東香山人楊匏安,從1919年11月11日起,在《廣東中華新報》上發(fā)表《馬克思主義》,該文連續(xù)登載,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一批青年開始從信仰無政府主義轉而信仰馬克思主義,但對兩者區(qū)別不甚了解。1921年五一勞動節(jié),無政府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及其他進步人士,曾共同發(fā)動各行業(yè)工人罷工。示威游行,當時永漢路(即現(xiàn)在北京路)曾掛上兩個大畫像,一個是馬克思,一個便是克魯泡特金,后者是俄國無政府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
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影響,催生了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1920年7月,在北京經受“五四運動”洗禮的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人,從北京大學畢業(yè)回到廣州,并在這年11月組建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籌辦《廣東群報》作為宣傳刊物。組建之初的社會主義青年團,沒有明確以哪種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因此,一些號稱社會主義的團體也加入青年團,其中主要是區(qū)聲白等無政府主義者于1920年組織的互助團。?
陳獨秀三駁區(qū)聲白?
然而,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畢竟有著本質區(qū)別。兩派的信仰不一致,在實際工作中難以達成共識,思想分歧越來越大。無政府主義者每次開會,總是暗自先開會,到正式開會就爭論,“有時甚至動武,組織上表現(xiàn)得十分沖突”。這時,出現(xiàn)了一位關鍵人物,改變了這種混亂局面。他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當時有“南陳北李”之稱的陳獨秀。原來,他在當時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的再三邀請下,離滬南下,到這里出任廣東省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長。?
1920年12月25日,陳獨秀出現(xiàn)在廣州大東酒店。當天夜里,馬克思主義信仰者陳公博、譚平山、譚植棠便趕到那里,與這位當年的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共敘師生之情。?
陳獨秀在考察廣州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情況時發(fā)現(xiàn),由于目標和原則不一致,“繼續(xù)同這些無政府主義者共事是不可能的”,而區(qū)聲白等無政府主義者,也指責陳獨秀“野心專橫,謂吾輩聯(lián)合須聽其指揮,悉依青年團之集權主義進行”。?
無政府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在《廣東群報》上展開激烈辯論。1921年1月22日,區(qū)聲白首先發(fā)表《致陳獨秀先生書》,發(fā)對陳獨秀的觀點。在這場論戰(zhàn)中,區(qū)聲白三次詰難,陳獨秀三次辯駁,并在其他場合的講演或文章中,反駁區(qū)聲白的無政府主義思想。兩派的觀點,在論戰(zhàn)中界限也越來越清晰,決裂不可避免。?
1921年5月,由于彼此政見不合,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宣告暫時解散。直到這年年底,在譚平山等人的努力下,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活動逐漸恢復,并且特別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到1922年3月初,廣州團員人數(shù)已發(fā)展到400多人,走在全國前列。?
歷史走到這里,“團一大”在廣州舉行的思想和組織準備,已經成熟。這距離1919年那場聲勢浩大的國民大會,僅僅三年。?
瞬間,照亮歷史?
讓我們銘記這個時間:1922年5月5日。這一天,是馬克思誕辰104周年紀念日,同時,在廣州東園,舉行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青年革命團體宣告成立,一代青年的夢想火光在這里點燃。中共廣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研究處處長黃穗生向我們講述了這次大會的前因后果。?
黃穗生介紹,到1922年5月,全國成立了17個地方團,其中,我國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成立?!皥F一大”原定在上海舉行,后來改在廣州舉行,緣于孫中山當時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政治比較清明,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可以公開活動。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當年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負責人譚平山致團臨時中央局的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到廣州“比較自由”。與上海等地方還處于軍閥高壓統(tǒng)治不一樣,孫中山等國民黨人對社會主義思想表示同情,擔任粵軍總司令的陳炯明表面上和孫中山合作,也宣稱仰慕新文化,主張社會主義。廣東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工人運動,得到孫中山的支持、理解和寬容。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中共黨員、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可以自由到各地公開演講,有的國民黨人也參加。?
1922年4月底,陳獨秀、張?zhí)住⑧囍邢?、張國燾等黨團組織負責人,還有達林等青年共產國際代表,云集廣州,籌辦“團一大”。?
1922年5月5日,廣州正是春花爛漫的時節(jié)。據(jù)曾參加省港大罷工的梁梅枝老人回憶,當時的東園,園內有一座用茅竹搭起的棚子,面積約有30多平方米,平日里人們用來講“古仔”(粵語,即故事)和乘涼,竹棚前面是一塊空地,東西兩旁各有一座四角涼亭,西邊還有一座名叫襟江的茶樓?!皥F一大”開幕式在竹棚舉行,它被布置成一個主席臺,主席臺上掛著一幅馬克思畫像。?
當時,來自全國各地“團一大”的25名代表,還有陳獨秀、彭湃、達林,全國勞動第一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及嘉賓共1500多人,在這里聚首,舉行“團一大”開幕式。?
這個開幕式很特殊,與紀念馬克思誕生104周年和歡迎全國勞動代表大會一并舉行。張?zhí)字麻_幕詞,陳獨秀和少共國際代表以及來賓、勞動大會代表和“團一大”代表等16人發(fā)表演講,開幕式從下午1時一直開到5時多才在歡呼聲中結束。?
開幕式結束后,從5月6日到10日,“團一大”在東園的棚房里舉行了八次會議。據(jù)曾列席會議的諶小岑回憶:“開會時,會場中間掛著大紅星,紅星下面是主席臺,其他人坐在兩邊,圍繞著主席臺,張?zhí)鬃诘谝慌庞涗?。會場上,代表坐一邊,列席代表坐一邊?!?/span>?
黃穗生說,歷史選擇在廣州召開“團一大”,是這座城市寶貴的文化積淀。從此,中國的革命青年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性統(tǒng)一組織?!皥F一大”通過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第一次以文獻形式,表達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基本精神,表達了建立反對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意向,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摘自:紅色史跡? 撰文:梁嬋)?
?
東園的標志性建筑——紅樓??
?
“團一大”復原圖??
?
東園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