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州市地方志館
1922 年 5 月 5 日至10 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東園的室外廣場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25 人,代表15 個地方團組織、5000多名團員。中共領導人陳獨秀等和青年共產(chǎn)國際代表也出席了會議。大會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和通過團的綱領和章程,建立團的中央領導機構。陳獨秀在會上做了《馬克思主義兩大精神》的演講,青年共產(chǎn)國際代表達林在會上做了《國際帝國主義及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演講。大會討論通過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青年工人農(nóng)人生活狀況改良的議決案》《關于政治宣傳運動的議決案》《關于教育運動的議決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各團體的關系之議決案》等決議案。團的綱領確定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中國無產(chǎn)階級的組織”,它的最終奮斗目標是為在中國建立“一切生產(chǎn)工具收歸公有和禁止不勞而食的初期共產(chǎn)主義社會”。大會接受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張,第一次明確地提出“鏟除武人政治和國際資本帝國主義的壓迫”。大會選出團的第一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高尚德(君宇)、方國昌(施存統(tǒng))、張椿年(太雷)、蔡和森、俞秀松當選為執(zhí)行委員,方國昌被推選為書記。這次大會使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實現(xiàn)了思想上、組織上的統(tǒng)一,成為綱領明確的、全國性的先進青年組織。
“團一大”原定在上海召開,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負責人譚平山在致團中央的信中,建議 :“大會地點,如能改在廣州更好,因為比較自由?!苯Y果中央采納了這個建議。“團一大”能選擇在廣州召開,充分體現(xiàn)了黨對廣東青年運動的肯定和重視。
為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開發(fā),2012 年 5 月,廣州市委、市政府在東園舊址附近修建了“團一大”紀念廣場,作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場所。紀念廣場總建筑面積約為3744 平方米,沿越秀南路分為東、西兩部分。其中東廣場面積1404平方米,主要是綠化景觀,供游人休憩;西廣場面積2340 平方米,坐落著紀念廣場的主雕塑,離主雕塑不遠處是“團一大”紀念廣場志愿驛站。其中,坐落在西廣場的主雕塑坐西向東,由獨立的兩個基座和基座上方承托的一面團旗組成,像一本打開的歷史書,雕塑總高9.9米,為紅砂巖材質(zhì),采取“書本”的造型是寓意謹記歷史,弘揚光榮傳統(tǒng),將“團一大”精神代代相傳?!熬迺鄙鲜且幻嬗L飄揚的團旗,象征著團的旗幟在黨的領導下高高飄揚,團的事業(yè)蓬勃發(fā)展。雕塑主體下方是五層四級的主舞臺,該舞臺總進深5.4 米、每級臺階進深0.54米、總高約0.61 米,寓意共青團帶領團員青年和少先隊員在“五四精神”指引下為祖國的富強不懈奮斗。雕塑六幅畫面以浮雕的形式鑲嵌在主雕塑的基座上。基座正面,分別刻有團一大舊址介紹和“入團誓詞”。其余四面分別是主題為“青春匯洪流”“群英聚東園”“立綱鑄偉業(yè)”“先驅(qū)連工農(nóng)”的浮雕。“青春匯洪流”反映了青年學生弘揚五四精神,走上街頭聲援北京學生愛國運動,開展聲勢浩大的傳播新思想和救國救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