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州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廣州市地方志館
廣州市的自然條件為多種動物棲息繁衍和植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物種類繁多,生長快速。地帶性植被為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但天然林極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栽培作物具有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鮮明特征,是全國果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包括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大類、47 科、86 屬、140 種和變種,共500 多個品種(其中荔枝有約70 個品種),是荔枝、龍眼、黃皮、烏(白)欖等起源和類型形成的中心地帶。蔬菜以優(yōu)質、多品種著稱,有15 類、127 種、370 多個品種?;ɑ馨r切花類(鮮切花、鮮切葉、鮮切枝),盆栽植物類(盆栽類、盆景、花壇植物),觀賞苗木,食用與藥用花卉,工業(yè)及其他用途花卉,草坪,種苗七大類。糧食、經濟作物、畜禽、水產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不乏名優(yōu)特品種。其中,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品種有花都炭步檳榔香芋、增城絲苗米、增城“掛綠”荔枝、新墾蓮藕、增城遲菜心、蘿崗糯米糍、蘿崗甜橙、派潭涼粉草、錢崗糯米糍、廟南粉葛、從化荔枝蜜等。